星期一, 12月 05, 2011

學習辯經基礎的兩本好書

文/央卓鍾華


《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及《辯經練習手冊》這兩套教辯經的書籍不但是華文世界的第一步,在藏文世界中也是一大創舉。因在藏文的理路課本中一開始就直接自宗與他宗對辯了,哪還有解釋"何以故" “理應是”……等專用詞彙是什麼意思,要在何處使用啊,這些都只能靠老師上課時講解辯論的基本方式,在藏文課本中是沒有介紹的。然而洛桑蔣千法師為了初學者特別在《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中詳細解說,並在《辯經練習手冊》一書中以兩本書的篇幅(第一本及第二本) ,讓大家作大量的練習,就是為了幫讀者打下辯經扎實的基礎。

換言之三大寺一年級的學僧剛入學一個星期,在課堂上和辯經場就搞懂的東西,作者足足編寫了兩本書的例子,就是要讓無法上辯經場真實作戰的我們熟悉辯經基本的語彙與運用,就此點而言似乎我們華人更幸福呢,因為不必到課堂上到辯經場中,在家自修的您也能學到基礎的辯經論式。

《辯經練習手冊》第三本和第四本書中所探討的周遍關係,同樣地在理路課本中完全沒有提到,一樣是靠經教師在課堂上的不斷教導兩個事物的周遍關係----同義、相違、三句、四句,經教師上課時常說「若學不會的話,至少也要知道三句、四句」由於可知周遍關係的重要性。三句、四句這兩個詞彙未曾出現在教科書中,然而老師會花大量的時間跟我們對辯剛教過的這幾個概念其周遍的關係,透過判別其周遍關係讓我們對此事物的大小範圍與其他事物的關聯有更深入與精準的概念。因此莫嵐老師每一堂課都會小辯一下周遍關係,每一章節結束之後更會花兩堂課的時間辯一些更進階深入的難題,透過這些難題再把我們好不容易已底定的大腦攪亂一翻,老師說:越混亂越好,這樣你會發現疑問,如此一來便有了進步的空間,而使你的理路更清晰。許多用功的學僧都已把兩個事物之間的周遍關係熟悉到幾乎是下意識的反應。

這麼重要的周遍關係的辯論基礎,蔣千法師除了在《西藏佛法辯經語言入門》中詳細解說之外,又用兩本書的篇幅來讓讀者作大量的練習以打下堅實的基礎。

《辯經練習手冊》一套四書練習完,我估計大約到三大寺一年級學僧入學後第三個月的程度,事實上也還不到,因為小學僧學習辯經理路的同時也在學習小理路的概念,而這些小理路的概念都要等蔣千法師的下一本書中才會介紹到。

洛桑蔣千法師既不是經教師,也非已讀完五部大論的格西,算是一位沒有任何顯著頭銜的還正在僧院學習中的普通學僧罷了。但他的辯經功力讓我深深折服,對於他投入如此大的心力與時間,將小理路的前行基礎----基礎辯經,以兩套書的形式(一解說一練習)無私且正確地呈獻給大家更令我深感敬佩。



我在校對這本書時有很大的感觸 :為了華人能夠學習傳承自古那爛陀的理路辯經,蔣千法師願意花大量時間和精神,仔細思考要如何精準地翻譯辯經語言,又能讓華人接受這樣的語法概念,連標點符號都要仔細推敲,我們曾經三人為了一翻譯名詞討論到半夜兩點多,也曾為了如何表達才不會讓讀者誤會,而兩人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他在書中還要編寫很多簡單生活化的例子,幫助初學者練習辯經,我常看到那些〝幼稚〞的辯經習題而啞然失笑,因為在寺院的課堂上我們不辯那麼〝幼稚〞的問題,然而為了不讓讀者既要學習基礎論式又要學習邏輯概念,容易將重點失焦,因此不得不費盡苦心編寫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就像小理路一開始也是辯論 :若是顏色,一定都是白色嗎?一樣的道理 。

對於想深入論典,好好學習龍樹月稱彌勒無著等論師傳承下來正確無誤的佛法者,一定要會辯經!若能用藏文辯經,自然更容易掌握這套辯經語法,退而求其次,若能用中文掌握辯經的技巧,發展出中文語法的辯經模式,一樣能深入論典。書已經有人編寫出來了,那想要深入學習經論的您,還在等什麼呢?

原網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