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9, 2016
星期三, 7月 27, 2016
星期二, 7月 26, 2016
星期一, 7月 25, 2016
星期日, 7月 24, 2016
星期五, 7月 22, 2016
星期三, 7月 20, 2016
星期二, 7月 19, 2016
星期一, 7月 18, 2016
星期日, 7月 17, 2016
星期六, 7月 16, 2016
星期五, 7月 15, 2016
星期四, 7月 14, 2016
星期三, 7月 13, 2016
星期二, 7月 12, 2016
星期一, 7月 11, 2016
星期日, 7月 10, 2016
星期六, 7月 09, 2016
星期五, 7月 08, 2016
不同的根器,現起不同的本尊
在《般若經》中講到常啼菩薩的故事,常啼菩薩見了眾多如來,但是祂們都對常啼菩薩說:「與你有緣的是法勝菩薩。」也就是,雖然常啼菩薩可以見到諸如來,但是諸如來並沒有給他直接的教授,而是叫常啼菩薩去尋找與他有緣的另外一位菩薩。
咒乘中說到根據不同的根器現起不同的本尊。如果一尊佛就足夠的話,就沒有理由有不同的本尊和修法了。因為修行者有不同的根器,所以要去修與他相應的法。即便見到了某個本尊,本尊也會說:「與你有緣的本尊並不是我,你應該觀修某某本尊,他會給你直接的教授。」
只要我的動機純正,心懷憐憫,就算做錯了或失敗了,也沒甚麼好後悔的
以我來說,也經常會碰到很嚴重、很危急的狀態,責任又非常的沉重。我想最糟的是人們太過信賴我,而有些事是超乎我的能力的。在那種情況下,我當然也會感覺到焦慮。
現下再回到最重要的動機上面。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只要我是誠心想幫助人,盡力而為就行了。只要我的動機純正,心懷憐憫,就算做錯了或失敗了,也沒甚麼好後悔的。以我的部分來說,我已經做到最好了。如果我失敗,那一定是情況超出我的能力之外。
星期四, 7月 07, 2016
不該太執著於自己的研究領域,這樣可能會扭曲客觀評估的能力
我的友人瓦雷拉曾在阿根廷一場科學會議上告訴我,身為科學家的他,不該太執著於自己的研究領域,因為這樣可能會扭曲他客觀評估證據的能力。
一聽到這些話,我當下就覺得這道理亦適用於宗教領域。譬如,身為佛教徒的我,不該過度拘泥於佛教,因為這麼做,將妨礙我看見其他信仰傳統價值的能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