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大師在《廣論》中說「念死在初、中、後都重要,應常時數數修習」,此中的「後」指什麼階段?「後」重要該如何解釋?
修心時,由於有分初、二、三次第的關係,對於初業者來說,「常執」會製造很多麻煩,此時要修的對治,就是想「此等人、事、物慢慢地會消失」,如此去修無常,「常執」
本來很猛烈,就會慢慢地減弱。
我們說「必死」與「死無定期」,在思惟「死無定期」時,可以削減本來驅使我們去想著「在往後些許年之間一定要做些什麼」的常執。但思惟「死無定期」
不是說連明天要吃飯的事情都不想了,這是傻瓜的想法。思惟「死無定期」主要是要削弱常執,有了常執之故,就會開始累積財富,扶親滅敵,種種的世間事都從這起了頭,為了要遮止這些事情,因此修無常。
修無常也不是說晚上要死了,就完全什麼都不準備好了。修無常是很即時的思惟,在常執驅使我們去做一大堆事情,想一大堆計畫,累積廣大的物質財富時,為了遮止此類之事,因此而修無常。
~達賴喇嘛113住世語(尊者中文語錄第一冊已出版)~
線上訂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