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16, 2011

初學辯經時的經驗與想法(下)


■ 文/洛桑蔣千


開發超越寫筆記速度的分析力


辯經場的氣氛會促使學習者在現場快速的推演下一步思考,並且
馬上提問及回答,使得我們不得不在沒有書本時,逼迫訓練自己在腦
海中迅速的綜合、分析、推演理路的能力。

在腦海中推演與以筆記來推演有點不同的是:我們的思考速度絕
對比寫筆記的速度快上許多倍,思考速度快的人,可能已經推演到第
七、八個步驟並找到了一些問題與疑點,可以專注著地在腦海中反覆
檢視,就像下象棋一樣,熟悉技巧的人一樣可以在心裡推演戰況。若
一字一字的寫筆記,可能才寫到第二、三步,也拖慢了思考速度,剝
奪了思考的深度。

當然,這並不抹煞寫筆記的其他好處。而對於修行有幫助的思考
,最好不要只放在筆記簿裡,更該經常串習而熟練,慢慢就會在腦海
中烙下痕跡,筆記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辯經思考有了雛形時,
寫筆記時就不需寫出所有的想法,可能只需記關鍵的爭議點及當時安
立出最好的答案,屆時只需用理路還原整個爭議過程即可。而理路思
考速度越快越清晰,就能在更短時間內準確分析複雜的狀況。

遷移學習經驗

另外,熟悉理路到一個程度時,就能輕鬆地遷移學習經驗到其他
的科目上,往往能透過理路引出更深的見地,帶來更多面的感受。往
後深入經論時也能幫助理解速度,縮短學習時間。

例如以「當有眾生傷害我們時,我們應該把他們心中的煩惱當敵
人,而不該把他們當敵人,善巧的幫助他們脫離煩惱」這句話來說,
若能夠看其中的原理是「真正的敵人躲在心中,別弄錯敵人‎」。在看
到自己有「世界上太多嫉妒我、嗔恨我、輕視我、欺負我、自私想佔
我便宜的人,為了要幫他們而成佛,光想就知道會很累,我還是趁早
打退堂鼓好,免得白遭罪,求自己解脫還比較實際一點」的心態時,
也能透過原理舉一反三的想到「真糟糕,我被自己心中的煩惱和我愛
執牽制,障礙我去獲得更多功德而不自知,反而認錯敵人,不先殺自
己心中的煩惱和我愛執,反而先拋棄了自己的福田,吃虧可吃大了」
,善巧地轉化錯誤的思考。有不同背景的人,透過同一句話也能透過
理路看到不同利益修行的思考。

在習慣用理路分析架構時,就很容易開展從原理分析事情的能力
,遇到狀況時能多方面地辨別,釐出正確的選擇而不被表象矇騙。在
閱讀經論時,能運用這些原理來看一些具體的事例,也更能看出佛菩
薩們在引導各種修行思考時,其智慧之言中隱藏的善巧思路,活用這
些思路於類似的狀況。

已發展成熟的啟發式僧伽教育
學僧在學習攝類學時,不外乎上課、自己閱讀思考、背誦以及去
辯經場練習,其中最重視的部分是發現問題,並提出來深入探討,除
了理解攝類學中的基礎名相外,更重要的目的在於打通邏輯思維,在
腦海中建立一套清楚的理路分析架構。因此,老師在上課時一定會提
出一些疑惑,常常不給答案地讓學僧去辯經場上解決。

此時學僧就不得不扮演積極思考的角色,因為老師講過的還是老
師的,要在辯經場上開口呈現理路時,自己就得重新組織經典的內容
,反覆地檢視、批判,思考其中是否有不合理之處,用理路來串起每
個點的關連性,並模擬實際上場的情景。

這跟單向只給答案的填式鴨教學最大的不同點是:往後就算忘記
了之前學習過的某些內容,由於理解性的思考在腦中的半衰期較長,
學習者可以很容易地透過理路找出當初的疑惑並且靠自己肯定答案;
而許多填鴨式的答案,若沒有好的疑惑來彰顯,也看不出其中的價值
。這套教育模式應被重視、保存、推廣、發揚且流傳。

本文擷取自《辯經練習手冊》

初學辯經時的經驗與想法(中)


■ 文/洛桑蔣千


好的對手讓你產生新的見解

在辯經場上,會遇到不同類型的伙伴,聽到許多不同的思考
角度與想法,也會遇見強勁的對手。在雙方有強烈求知動機,為
了達到深入探討的目的的前提下,在提問或回答時刻意扮演對立
的角色,往往能激發雙方更專注地去思考,激盪出更好的問題與
答案。

有時離開辯經場回到寮房,都還在思考對方的論點是否有破
綻,是否有其他的思考角度,讓自己的回答更圓滿,隔天興致勃
勃地再去挑戰,繼續深掘同個主題,思考的準確度也越來越高,
也會越來越享受這種見解上的較勁。也了解到除老師之外,與我
們切磋的法友也是增長智慧的重要來源。

積沙成塔的累積

這種強迫你用辯經語言的環境,使得你每天都得去想一些不
週遍的狀況,怎麼準確的提出問題,該怎麼安立有法,怎麼完整
地走完論式,自己越主動地去思考、想問題、分析推演每個步驟
,進步的速度就愈快。每天如此的練習,分辨的能力就一點一滴
的提升,練習久了,累積的思考多了,推演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分析技巧也會越來越熟悉。



挑戰毫無根據的偏見


在辯經場上討論久了,習慣用理來探討事情,常會瞥見自己
心中其實有許多偏見,這類毫無根據的各種想法將遭遇挑戰。有
時候內心偏頗的厲害時,也至少還有理路這個救生圈,在冷靜的
時候可以用來壓住且轉化許多帶來傷害的成見。

本文擷取自《辯經練習手冊》

認知是身、語二業的發動者


■文/廖本聖


認知是身、語二業的發動者如龍樹在《中觀寶鬘論》所說的:「諸法之
前意先行,共許意為首要者。」而聖提婆在《四百論》也說過:「除心之外
行走等,其中不見福德等,是故一切業當中,首應修習為意業。」

包含心和心所的認知是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因此身、語行為的正確與
否,和認知是否正確瞭解對境息息相關。例如一位不瞭解有前後世的人,他
的思想及行為多半會以現世的私利為考量,只要和個人利益相衝突時,他會
把個人利益置於他人利益之上,而做出損人利己甚至傷害自他的事來。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透過認知相續的不常不斷的特性,以及任何一剎那
認知必定有前一剎那認知作為它的因而不會以物質作為它的因,因而推論出
「認知是無始的」並獲得「有無盡的前世」這個結論時,那他的想法必然會
產生巨大的改變,因為如此一來,他會瞭解到每一位有情都和自己有關係,
都曾經當過自己的父母無數次(知母),他們對於自己的恩德和現世的父母
對於自己的恩德(念恩),兩者毫無差別。而就像我們會想要報答現世父母
的恩德一般,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報答這些曾經當過我們父母的有情們的恩
德(報恩)。而怎樣才能究竟地報答這些父母有情的恩德呢?就是產生願他
們究竟遠離苦及苦因的「大悲心」,以及願他們究竟獲得樂及樂因的「悅意
慈」,並進一步生起由自己承擔起拔苦與樂這個重責大任的「增上意樂」,
因為報答自己父母恩德之責,豈可由別人代勞?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除非自
己成佛,否則是不可能的,因為唯有佛陀才能真正應機施教,給予眾生究竟
的利益,因而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因此,從當下這一剎
那的認知往前推,有助於我們發起菩提心,而由這個究竟的利他心指揮我們
的身語不斷累積善業,帶領我們朝成佛之道邁進。

往未來看,當下這一剎那認知是下一剎那認知的因,而下一剎那認知又
是下下一剎那認知的因等等,這個情況會讓我們預先為下一世或未來的生生
世世作最好的準備,因為就像在這一世當中,善惡等身語行為會帶來對應的
好壞等結果;同樣的,現世的善惡等身語行為也將會決定來世投生善趣或惡
趣;而瞭解到這點,將有助於我們在此世透過我們的身語斷惡行善,而於下
一世獲得「增上生」(人天二善趣),甚至證得從輪迴解脫或成佛的「決定
勝」。而從當下的認知不斷遷流變化的特性,也有助於降低我們對於現世的
親友、財富、身體等等的貪著,因為如果我們一直執著現世,那麼當我們面
臨死亡時,將會死得很痛苦,亦即雖然我們的認知不想離開現世的親友、財
富、甚至跟我們最親密的身體,但是它依舊會毫無自主地被此世的身體趕出
去,孤獨無伴地前往後世。因此,平常多思惟身心等無常法前一剎那無法留
駐到下一剎那的這種剎那剎那變化的細微無常,將有助於我們在面臨死亡這
個粗顯無常時從容以對而不致驚惶失措。

由上可知,認知有沒有看清對境的真實面貌,會決定認知所走的方向,
因而影響身、語行為的良善與邪惡,而產生相對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