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16, 2011

認知是身、語二業的發動者


■文/廖本聖


認知是身、語二業的發動者如龍樹在《中觀寶鬘論》所說的:「諸法之
前意先行,共許意為首要者。」而聖提婆在《四百論》也說過:「除心之外
行走等,其中不見福德等,是故一切業當中,首應修習為意業。」

包含心和心所的認知是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因此身、語行為的正確與
否,和認知是否正確瞭解對境息息相關。例如一位不瞭解有前後世的人,他
的思想及行為多半會以現世的私利為考量,只要和個人利益相衝突時,他會
把個人利益置於他人利益之上,而做出損人利己甚至傷害自他的事來。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透過認知相續的不常不斷的特性,以及任何一剎那
認知必定有前一剎那認知作為它的因而不會以物質作為它的因,因而推論出
「認知是無始的」並獲得「有無盡的前世」這個結論時,那他的想法必然會
產生巨大的改變,因為如此一來,他會瞭解到每一位有情都和自己有關係,
都曾經當過自己的父母無數次(知母),他們對於自己的恩德和現世的父母
對於自己的恩德(念恩),兩者毫無差別。而就像我們會想要報答現世父母
的恩德一般,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報答這些曾經當過我們父母的有情們的恩
德(報恩)。而怎樣才能究竟地報答這些父母有情的恩德呢?就是產生願他
們究竟遠離苦及苦因的「大悲心」,以及願他們究竟獲得樂及樂因的「悅意
慈」,並進一步生起由自己承擔起拔苦與樂這個重責大任的「增上意樂」,
因為報答自己父母恩德之責,豈可由別人代勞?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除非自
己成佛,否則是不可能的,因為唯有佛陀才能真正應機施教,給予眾生究竟
的利益,因而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 因此,從當下這一剎
那的認知往前推,有助於我們發起菩提心,而由這個究竟的利他心指揮我們
的身語不斷累積善業,帶領我們朝成佛之道邁進。

往未來看,當下這一剎那認知是下一剎那認知的因,而下一剎那認知又
是下下一剎那認知的因等等,這個情況會讓我們預先為下一世或未來的生生
世世作最好的準備,因為就像在這一世當中,善惡等身語行為會帶來對應的
好壞等結果;同樣的,現世的善惡等身語行為也將會決定來世投生善趣或惡
趣;而瞭解到這點,將有助於我們在此世透過我們的身語斷惡行善,而於下
一世獲得「增上生」(人天二善趣),甚至證得從輪迴解脫或成佛的「決定
勝」。而從當下的認知不斷遷流變化的特性,也有助於降低我們對於現世的
親友、財富、身體等等的貪著,因為如果我們一直執著現世,那麼當我們面
臨死亡時,將會死得很痛苦,亦即雖然我們的認知不想離開現世的親友、財
富、甚至跟我們最親密的身體,但是它依舊會毫無自主地被此世的身體趕出
去,孤獨無伴地前往後世。因此,平常多思惟身心等無常法前一剎那無法留
駐到下一剎那的這種剎那剎那變化的細微無常,將有助於我們在面臨死亡這
個粗顯無常時從容以對而不致驚惶失措。

由上可知,認知有沒有看清對境的真實面貌,會決定認知所走的方向,
因而影響身、語行為的良善與邪惡,而產生相對應的結果。

沒有留言: